咨询热线
0769-89773531
当前位置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旧版本>>弹簧百科>>扭簧
Spring type
设计生产一款扭簧需要哪些参数
扭簧的工作状态和拉伸弹簧及压缩弹簧有所不同,其更为复杂和多变,其中包括了很多参数指标,下面一一讲解:
d (弹簧线径) :该参数描述了弹簧线的直径,也就是我们说的弹簧钢丝的粗细,默认单位mm。Dd (心轴最大直径):该参数描述的是工业应用中弹簧轴的最大直径,公差±2%。D1 (内径): 弹簧的内径等于外径减去两倍的线径。扭簧在工作过程中,内径可以减小到心轴直径,内径公差±2%。
D (中径): 弹簧的中径等于外径减去一个线径。D2 (外径) : 等于内径加上两倍的线径。扭簧在工作过程中,外径将变小,公差(±2%±0.1)mm。L0 (自然长度):注意: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长度会减小,公差±2%。
Tum (扭转圈数):弹簧绕制的圈数,圈数的不同直接影响扭簧的性能。扭簧的圈数越多扭力越小。
deg (原始角度):扭簧的两个扭脚之间的原始角度。上图的原始角度为180°。X1 (支承长度): 这是从弹簧圈身中轴到弹簧支承的长度,一般工作中是固定不动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定力臂,公差±2%。
X2 (施力长度):这是从弹簧圈身中轴到弹簧施力点的长度,一般工作中是转动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施力力臂,公差±2%。
A1 (工作扭转角度):扭转弹簧的在工作中扭转的角度。An (最大扭转角度):扭转弹簧的最大扭转角度。
F1 (工作负荷):扭簧在工作角度A1时作用在扭转弹簧支承上的作用力。Fn (最大负荷):允许作用在扭转弹簧支承上的最大力,对应的是An最大扭转角度时所需的作用力。M1 (工作扭矩): 扭簧在工作角度A1时允许扭矩(牛顿*毫米)。
Mn (最大扭矩): 最大允许扭矩(牛顿*毫米),对应的是An最大扭转角度时的允许扭矩。K (弹簧刚度): 这个参数确定弹簧工作时的阻力。单位 牛顿 * 毫米/度,公差±15%。A1 & F1 & M1 :(扭转角度,负荷和扭矩) : 以下公式可算出扭转角度A1 = M1/R. 知道负荷,可用公式M = F*Ls计算扭矩。支承位置 :扭转弹簧的支承有四个位置:0°, 90°,180°和 270°。螺旋方向 : 右旋弹簧反时针方向旋,左旋弹簧顺时针方向旋。我们的所有弹簧两种旋向都可生产。
扭转弹簧(Torsion Spring)为所有弹簧类别中设计原理较为复杂的一种,型式的变化亦相当活泼,故设计时所涉及的理论也最为繁琐。
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设计计算软件
目前,广泛应用的弹簧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材料力学推导出来的。若无一定的实际经验,很难设计和制造出高精度的弹簧,随着设计应力的提高,以往的很多经验不再适用。例如,弹簧的设计应力提高后,螺旋角加大,会使弹簧的疲劳源由簧圈的内侧转移到外侧,所有的计算也只是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从而减少研发成本。
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大至的计算方法。(见图一)
螺旋线圈构成的圆柱形弹簧,工作线圈间为恒定间距,能够承受垂直于环绕轴沿着卷绕方向和反方向的扭力。线径大于16mm的弹簧通常为冷卷。热成型弹簧用于强负载的直径大于10mm的较大尺寸弹簧。
备注:该计算设计用于线圈卷绕方向的扭转负载,不计入弹簧内部或外部导向零件的支撑效果。也不计入出现的摩擦效果。线圈之间的可能的摩擦也不计入在内。
适合中低负载
线性工作特性
相关低弹簧系数
低费用
扭簧按两种基本设计制造:紧和松(线圈间隙)。如果是静态负载,紧凑的线圈为推荐选项。但是,工作线圈之间出现摩擦,这将导致弹簧寿命减少。另外,线圈的过于接近的间隙阻止弹簧完美喷丸。
备注: 承载负载过程中,在卷绕方向上的负载弹簧长度增加。热成型弹簧通常一定在线圈之间会有间隙。
c=弹簧指数(c=D/d; c=D/t) [-]
b=线宽[单位:mm, in]
d=线径[单位:mm, in]
D=中心弹簧直径[单位:mm, in]
M=弹簧负载[Nmm, lb in]
E=拉伸弹性模量[MPa, psi]
k=扭转弹簧率[Nmm/°, lb in/°]
Kb=曲线修正因数[-]
LK=卷绕部分的长度[单位:mm, in]
n=工作线圈数[-]
p=线圈间距[单位:mm, in]
t=线厚度[单位:mm, in]
a=角度偏移 [°]
d0=自由弹簧的角度[°]
s=弹簧材料的弯曲应力 [MPa, psi]
曲线修正因数
修正因数显示弹簧来自曲线的额外应力
弹簧功能尺寸
扭簧的功能变形(引脚偏转)导致其尺寸变化。负载下沿着卷绕方向的弹簧直径减小。
D"=D*n/((n+a)/360))
另外:封闭卷绕弹簧长度增加
L"=LK+d*(a/360)
弹簧指数 c 4 - 16
外径 De max. 350 mm
工作线圈数 n min. 2
比率 b/t 1 - 10
卷绕部分长度 LK max. 800 mm
长细比 LK/D 1 - 10
考虑到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发生,扭簧引脚的形状一定越简单越好。扭簧中使用的基本引脚类型可以参看下图。引脚设计的选择依据所需的弹簧安装方式,其尺寸以及所需的负载点到弹簧轴心的距离,同时,支撑引脚和工作引脚也会有所不同。
A) 直线相切引脚
B) 直线轴向引脚
C) 法向外部引脚
D) 法向内部引脚
如果引脚全被固定,扭转弹簧线圈产生工作角度。如果一端引脚自由,负载时引脚弯曲。这将使引脚角度偏转量增加。引脚弯曲总量随着引脚长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引脚固定安装增加了计算的精度,同时提高了弹簧的功能。
为方便广大用户自动设计计算弹簧,本站开发有弹簧自动计算器,详情请见:
压力弹簧计算
拉伸弹簧计算
扭转弹簧计算
扭簧各种等级的划分
扭簧等级
扭簧的等级是指扭簧的制造精度和使用要求等级,通常按照使用要求的严格程度、制造精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来划分。
在国际上,常用的扭簧等级标准包括ISO10243标准、JIS B5012标准、DIN 2095标准等。
以ISO10243标准为例,它将扭簧分为四个等级:L、M、H、SH,其中L级的制造精度更低,SH级的制造精度更高,使用寿命也相应地更长。具体如下:
L级:制造精度较低,用于一般要求不太高的场合,使用寿命较短。
M级:制造精度较高,用于一般的扭转应用,使用寿命较长。
H级:制造精度更高,用于要求较高的扭转应用,使用寿命更长。
SH级:制造精度更高,用于极其要求高精度的扭转应用,使用寿命最长。
不同等级的扭簧在制造精度、使用寿命和使用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别,用户在选购扭簧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扭簧等级。
东莞弹簧厂,扭簧设计生产厂家,可根据客人要求专业设计定制各种规格扭簧,扭簧种类多价格实惠,采用优质材料精密加工,扭矩稳定,扭转极限角度大,寿命状态持久。
计算扭簧的力
扭簧的力计算
扭簧的力是由扭簧的弹性恢复力和外力共同决定的,因此要计算扭簧的力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
1、材料特性: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、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物理参数不同,对于同一尺寸的扭簧而言,采用不同材料的扭簧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。
2、扭簧的几何参数:包括扭簧的线径、线圈数、线圈直径、扭簧的自由长度和总长度等参数,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会影响扭簧的刚度和力学性能。
3、扭簧的负载情况:包括扭簧所承受的外力大小和方向,扭簧的受力状态和工作环境等因素,这些因素会影响扭簧的应力和变形,从而影响扭簧的力学性能。
4、扭簧的预紧程度:预紧程度是指扭簧在未受力情况下的初始张力,对于同一扭簧而言,不同的预紧程度会导致不同的力学性能。
为了计算扭簧的力,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。一般来说,可以采用以下步骤:
1、确定扭簧的几何参数和材料特性。
2、基于扭簧的几何参数和材料特性,建立数学模型,计算扭簧的刚度和应力分布等参数。
3、根据扭簧所承受的外力大小和方向,以及扭簧的受力状态和工作环境等因素,计算扭簧的变形情况。
4、根据扭簧的刚度、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,计算扭簧的恢复力。
5、进行实验测试,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,调整参数,提高计算精度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扭簧的力学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计算扭簧的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,需要具备一定的力学和数学知识,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。
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变形允许值
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变形允许值是多少
不能恢复原来尺寸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。物体所表现的这种性质,主要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造成的。当弹簧变形较大,材料内部粒子产生了较大的位移,外力去除后不能回复原位,这时就产生了塑性变形,当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时,弹簧就会断裂。
扭转弹簧变形允许值以碳钢为例,更大应力系数/抗拉强度=0.7是不产生变形的极限值,随着形允许的程度,更大应力系数可以适当向上移动,更高可到静载荷时的许用弯曲应力。
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旧版本
上一页
共21页104条数据
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旧版本分类
弹簧百科
弹簧设计
案例展示
扫一扫联系微信同号
服务热线
东莞市亨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业务资询 吴小姐137 9886 4197 王先生137 1330 9585
网站地图
电话
咨询
地图